在国家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国有企业采购改革的战略机遇期,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供应链+产业链+孵化器"的创新实践,在政企采购领域书写了数字化转型的典范篇章。这家拥有28年行业积淀的供应链领军企业,正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重塑中国政企采购生态,为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全链条数字化重构采购流程
面对传统政企采购存在的周期冗长、成本高企、透明度不足等痛点,怡亚通依托覆盖全国320个城市的服务网络和超200万平方米的智慧仓储体系,构建起"平台化+产品化"的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供应链云"平台将20余大类、数百万级SKU商品资源整合为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需求提报、招标竞价到履约交付的全流程可视化管控。在某省级政府采购项目中,平台将执行效率提升超50%,彰显出数字化赋能的显著成效。
在服务某大型央企年度集采过程中,怡亚通通过智能比价系统和流程优化模块,使办公物资等12大类商品的采购需求响应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年度综合成本降低超千万元。这种效率革命不仅体现在时间维度,更深入至质量管理层面——某机关电子卖场项目通过供应商资质自动核验、价格动态监测与履约质量追溯系统,实现质量投诉率归零,将传统"人盯人"的管控模式升级为智能化闭环管理。
扁平化流通重塑产业生态
据悉,怡亚通政企供应链云更是与其"品牌供应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宝洁、联合利华、飞利浦等200余家头部品牌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品类的政企直供体系。"小怡家"B2B/B平台则通过品牌引擎、终端引擎等四大核心模块,实现品牌方与采购终端的精准对接。这种创新模式在具体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某金融机构省级分行营销品采购项目中,针对31个地市网点的差异化需求,怡亚通团队48小时内完成选品设计到精准配送的全流程服务;同时,依托怡亚通全国服务网点,实现数百个小类商品的24小时同城配送,覆盖全国上万个分支机构。这些实践验证了"品牌直供+总部统筹+区域直配"模式在复杂场景中的适应能力,更揭示了供应链服务从商品流通向生态赋能的进化路径。
标杆项目铸就行业典范
在服务国企央企的实践中,怡亚通构建了“平台化+属地化”的双轮驱动模式,以标准化服务为基底,以定制化创新为突破,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依托覆盖办公设备、MRO工业品、食品饮料等20余大类、百万级SKU的全品类资源池,其打造的“一站式采购”体系不仅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基础需求,更通过怡亚通国代产品、自有品牌和定制服务实现个性化突破。
2024年是怡亚通政企采购业务的爆发元年。公开数据显示,企业全年中标项目近百个,服务对象涵盖国家电网、中国邮政、国铁集团等核心央企,以及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省级采购项目。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更具战略意义。在中国电建集团千万级螺旋管桩供应链订单中,怡亚通不仅完成高标准交付,更即将启动支架和电线电缆供应合作,展现其在多元化场景下的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持续进化获得行业权威认可——2023年斩获中国政府采购"优秀供应商奖"和中央企业集采供应链"先锋企业"称号,艾媒金榜更将其列为"2024年中国产业供给端数字化服务平台TOP10"。
创新引擎驱动未来发展
在国家"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怡亚通正加速技术迭代升级。以AI智能匹配系统已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区块链溯源技术则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可信赖的质量保障体系。企业规划中的智能供应链网络,将整合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覆盖全球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专家指出,怡亚通的实践为国企采购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其"技术驱动+生态赋能"的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采购的沉疴积弊,更通过资源整合激活产业链协同效应,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供应链解决方案。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种创新范式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释放改革红利。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怡亚通正以供应链现代化为抓手,持续深化政企采购领域的改革创新。从商品流通到产业协同,从效率提升到生态重构,这家供应链领军企业用数字化画笔,正在万亿级采购市场的画卷上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完)